2016-03-16
絲網印刷起源于我國,與平版印刷、凹版印刷、凸版印刷并稱為四大主流印刷技術。由于其印刷方式的獨特性以及印刷材料的廣泛性,除去一般的紙張印刷外,也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、陶瓷貼花工業、紡織印染等行業。近年來,絲網印刷工藝更是在模內注塑、廣告、招貼標牌等行業中被大量采用。
模內注塑技術即imd(in-mold decoratiom),imd是目前國際風行的表面裝飾技術,常用在手機視窗鏡片及外殼、洗衣機控制面板、冰箱控制面板、空調控制面板、汽車儀表盤、電飯煲控制面板多種領域的面板、標志等外觀件上,集裝飾性與功能性于一身,其產品已經進入千家萬戶。
通常的imd工藝按照最終的產品表面是否有一層透明的保護薄膜,可以分為分為iml(in-moldfilm/label)、imr(in-moldrole)。
iml的中文名稱是模內鑲件注塑。其工藝非常顯著的特點是:表面是一層硬化的透明薄膜(pc或者pet),中間是印刷圖案層,背面是注塑的樹脂層。油墨夾在薄膜和樹脂中間,可使產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磨擦,并可長期保持顏色的鮮明不易退色。
imr的中文名稱是模內轉?。徂D印或者熱轉寫),此工藝是將圖案印刷在薄膜上,通過送膜機將膜片與塑模型腔貼合進行注塑,注塑后有圖案的油墨層與薄膜分離,油墨層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裝飾圖案的塑件,在最終的產品表面是沒有一層透明的保護膜,膜片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載體。但imr的優勢在于生產時的自動化程度高和大批量生產的成本較低。imr的缺點:印刷圖案層在產品的表面上,厚度只有幾個微米,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很容易會將印刷圖案層磨損掉,也易褪色,造成表面很不美觀。另外新品開發周期長、開發費用高,圖案顏色無法實現小批量靈活變化也是imr工藝無法克服的弱點。
模內注塑工藝是一項新興工藝,同時也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藝,它牽扯到油墨、薄膜片材、注塑樹脂、注塑模具等。在這幾項中任何一項出現問題,都會影響最終的產品,并給廠家造成損失。以下就這幾項進行逐一分析,希望給大家提供有用的幫助。
(1)片材
模內注塑目前使用的印刷片材主要是pet、pc材料,以及pmma。其中使用最多的是pet材料,市場上的pet材料種類繁多,既有正規大廠出產,又有其他來源的。如果最初的印刷材料沒有進行一些必要的測試后,就會導致薄膜材料和油墨之間沒有附著力,導致后面一系列的工藝徒勞無功。建議模內注塑的客戶在使用不同批號的材料做注塑后,首先對材料的進行一些測試:
比如:利用油墨的附著力測試,來測試油墨是否在此材料上有附著。材料的耐溫性測試,測試后期注塑時,材料是否可以承受注塑模具中的溫度。
其實在進行油墨附著力測試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用uv油墨來測試,目前業界一般的uv油墨都必須在經過易附著處理的材料上印刷才會有附著力,如果uv油墨在此材料上有附著力的話,溶劑型油墨在材料上印刷肯定不會有問題。
(2)油墨
目前市場的注塑油墨以日系(十條、帝國、精工)和德系(寶龍)居多,國內有廠家在成產,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較為少見,也較少有成功的案例。
油墨在使用過程中,一般需要注意如下問題:
a.油墨在薄膜材料上沒有附著力
同油墨廠家確認油墨的使用范圍使用條件,是否需要添加固化劑,是否需要專用稀釋劑;同薄膜廠家確認薄膜的種類,以及是否經過一些易附著處理;
b.油墨印刷過程中會凝固、不下網。
一般的油墨添加固化劑后,油墨的使用時間會有所限制,有的油墨在添加兩種固化劑以后,使用時間會變的更短,因此在印刷之前需要向廠家確認清楚;如果是單組份油墨只需添加稀釋劑即可。
c.油墨在注塑時,出現“沖花”現象。
原因分析:油墨不耐高溫所致或者油墨直接接觸到了高溫注塑樹脂。
上一篇:印刷包裝業如何更好地使用紙張? 下一篇:解析數字印刷技術與包裝設計